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7:51 点击次数:107
许世友和粟裕,这俩开国元勋,最近在网上被一些人说关系不好,甚至“不服指挥”、“闹矛盾”。咱今天就来聊聊这事儿,看看这些说法站不站得住脚。
先说“手下”这事儿。有人觉得许世友是纵队司令,只听陈毅这个华野司令的,不归粟裕这个副司令管。这就像说,一个乡镇长只听县长的,不归常务副县长管一样,逻辑上有点说不通。粟裕是华野的实际指挥者,许世友在他手下打仗,这很正常。军队里,指挥系统得清晰,不能乱了套。
再来看“七月分兵”。当时许世友是东兵团司令,粟裕兼西兵团司令,看着是平级。但粟裕不光管西兵团,还得操心整个华野的战略方向,这就像一个公司,CEO和部门总监看着级别差不多,但责任和权力范围完全不一样。济南战役也一样,虽然攻城和打援分了工,但最终拍板的是粟裕。军委的电报白纸黑字写着:“全军指挥,由粟裕担任”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然后是“资历”问题。有人说粟裕年轻,压不住许世友这个“少林寺出身”的老将。其实,他俩都是1927年入党,粟裕还参加了南昌起义,资历并不比许世友差。再说,粟裕在叶挺独立团待过,又在新四军当过师长,带出“叶王陶”这三个响当当的人物,这可不是吹出来的。所以,说粟裕“镇不住”许世友,有点站不住脚。
网上还有些段子,说孟良崮战役许世友“摔电话”,济南战役陈毅“亲临指挥”。这听着就有点离谱。孟良崮那会儿,行军路上哪来的电话?陈毅当时在中原,分身乏术,怎么可能跑到济南去?这些传闻,就像街边小报的花边新闻,听听就得了,别太当真。
南麻、临朐战役打得确实不顺,但这不能全怪指挥。战场上,瞬息万变,天有不测风云,哪能事事都按计划来?就像做生意,市场行情不好,产品滞销,也不能全怪销售经理没本事。
济南战役,粟裕把指挥部设在大伯集,离打援前线更近,方便协调全局。许世友虽然对进攻方案有不同意见,但最后还是坚决执行了粟裕的命令。打完仗,粟裕去前线慰问,许世友回胶东养伤,这很正常,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。
后来,华野改编成三野,粟裕还是副司令,负责战役指挥,王建安升了兵团司令。如果许世友没受伤,估计也得当兵团司令,那还是粟裕的下级。解放后,粟裕当了总参谋长,许世友是副总参谋长,这上下级关系就更清楚了。
许世友的女儿也说过,她父亲很尊重粟裕,两人关系很好。所以,那些说他俩关系不好的,估计是添油加醋,捕风捉影了。
历史,得用事实说话。
Powered by 亿豪娱乐平台登录不上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